将她钢板下料的胸部CT片子进行了仔细分析 |
发布者:无锡市宝锦钢铁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8-15 05:28:18 点击次数:85 关闭 |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胸外科磨玻璃结节诊治中心在戴纪刚主任的带领下,在通过三维重建3D导航精准定位的基础上,精准地避开李女士脊柱处的钢板,采用肺段联合锲形切除术,成功切除4个混合型磨玻璃结节。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胸外科在危机病症救治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来自李女士,是一位刚生下的年轻妈妈。一年前体检时发现双肺有4个磨玻璃结节,当地医生建议李女士随访观察,但患者本人及其家人不放心,又到某医院再次检查,医生直接告诉她:“是肺癌,需要动手术,但你肺部结节较多,位置深,手术难度很大,不能切除所有的结节,加上做过脊柱手术,脊柱处有钢板,这更加增加了手术难度”。 “我们去了四五家大医院,都说难。”李女士说,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和家人辗转多地求医,咨询过全国很多专家,大部分专家都表示没有把握切除所有结节。经过多方打听,李女士和家人来到重庆。 在新桥医院磨玻璃结节诊疗中心,该中心主任戴纪刚教授接待了李女士,戴主任运用人工智能防漏筛查技术,将她的胸部CT片子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其双肺的4个磨玻璃结节在各个肺叶呈弥散分布,较大者位于左肺上叶前段,其直径约8mm左右,其余3个结节直径约5mm左右,位于右肺,其中3个结节已明显癌变,尤其是左肺结节,至少微浸润腺癌。 “尽早手术,根治率极高。”戴主任将结果告诉了李女士及家人。专家肯定的话语打消了李女士和她家人这一年多以来的担忧,决定立即入院接受手术。 由于李女士有脊柱侧弯手术病史,她的脊柱上有一个钢板,这对手术有一定影响,很多手术器械都无法使用。对此,戴纪刚主任率团队在手术前运用3D重建导航技术,对结节位置进行模拟定位后,确定详细的手术路线和手术方案。 术中,新桥医院胸外科磨玻璃结节团队通过3D重建导航定位技术+肺段联合锲形切除术,成功为李女士切除了4个磨玻璃结节。术后病理显示:其中有3个结节均为微浸润腺癌,与术前判断一致。好在手术及时,无创精准定位的手术方案使得肺功能保护非常好。术后一周,患者康复出院。 由于患者之前做过脊柱侧弯手术,安置过钢板,因此很多手术器具无法使用,加之结节位置比较深,导致本次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
据戴主任介绍,一个正常人只有5个肺叶,若患者每个肺结节均接受肺叶切除,相当于几个肺叶“大范围”切除,显然是不可能的。肺段联合锲型切除的手术方案能限度保留肺功能,同时也做到限度切除病灶。而亚肺叶切除的难点在于解剖的不确定性,定位需要精准。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团队经过反复探索,在科室开创了“3D重建导航结合解剖标志定位技术”。该技术有以下优势:术前重建出患者肺部3D图像使手术医生较轻松地识别解剖结构,充分了解解剖的变异,避免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为术前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模拟手术范围,钢板下料判断手术切缘,确定合理的肺段切除方案,减少对结构的不必要的探查,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钢板下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实时精准定位双肺多发结节,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性,钢板下料缩短了手术时间。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肺结节手术精准水平,为广大肺结节患者带来福音。(李春梅 张姣) |
|